-2024-
12/09
11:42
编辑:本站
答好“随县十问” | 以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基层治理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矛盾纠纷量多面广。群众遇到烦心事、揪心事,到哪去“找说法”?
“谢谢你们帮忙调解,不然都分不清楚。”近日,在随县三里岗镇杨家棚村,四组村民秦凤玲与三组村民鲁军因山林界线模糊发生争执,双方为此来到村委会,恳请协助解决这一难题。村综治中心干部耐心倾听记录后,迅速联系镇林业站工作人员,奔赴现场查看,并结合电子地图,精确划分了两家山林界线,成功化解了矛盾。
综治中心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前沿阵地”,是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重要平台。近年来,随县坚持党政主导、主推、主抓,累计投入资金3280余万元,建设县镇村三级综治中心,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此外,随县还在县镇村三级推行“一张工单督办制”,一般问题“即说立解”,事涉多级多地问题“五分督解”,并按进展时效实行提级管理。据统计,月周期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8.7%,上级交办积案化解率达到100%,让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如何推动基层治理工作,在全省有特色、有定位、排在前?”日前,市委书记马泽江到随县调研,问题直击关键,路径一目了然:“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随县。”
“枫桥”有经验,随县有探索:启动“逢四说事”起源地陈列馆建设,全面总结推广“逢四说事”“五分工作法”等随县经验;推行“一约四会”制度,全县393个村级组织实现全覆盖;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让群众从旁观者变身参与者,干部从决策者变为引导者……
行走在随县万和镇邱家大塆村,只见清清流水环绕村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呈现眼前。村党支部书记李建军介绍说,“多亏‘一约四会’这个法宝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邱家大塆村组织召开板凳会、村组会、党员代表会等多种村民议事会议,并广泛发动群众,引导村里的泥瓦匠、电工、木工等成立施工队伍参与村庄建设,让群众在参与村级发展中实现从“冷眼看”到“热心干”的转变。
基层治理探索中,共同缔造的理念如同一把金钥匙,打开了模式创新的大门。
厉山镇神农社区建设暖心驿站,一方面为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就业群体提供歇脚充电、饮水就餐等暖心服务,另一方面推动新业态就业群体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柳林镇团结村创新开展“积分超市”,鼓励群众通过争做先进典型、共管公共事务,营造出“争着做、比着干”的热闹场景;洪山镇温泉村通过“湾组夜话”,引导群众建言献策,修复、整合二十多处红色遗址连接成片,撬动红色旅游发展……
一个个鲜活的实践探索,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增添了生动注脚。
随县获评湖北省“平安家庭”创建示范县,洪山派出所“三建三联调”解纷工作法成功入选湖北省新时代“枫桥工作法”先进典型,万福店凤凰山村被省委平安办确定为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创新试点……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当前,随县在“逢四说事”的基础上,正纵深推进“逢事说事”“遇事解事”“开门评事”“上门访事”,坚持问题导向、效果结账,用心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用情用行牵挂着群众的“安危冷暖”,用实际行动、实在成效取信于民。
随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以破解“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为切入口,推动资源、力量下沉,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